<wbr id="cue0a"><sup id="cue0a"></sup></wbr>
<menu id="cue0a"></menu>
<nav id="cue0a"><strong id="cue0a"></strong></nav> <xmp id="cue0a"><menu id="cue0a"></menu>
  • <menu id="cue0a"></menu>
  • <nav id="cue0a"><strong id="cue0a"></strong></nav>
  • <dd id="cue0a"><nav id="cue0a"></nav></dd>

    中醫中藥百科網【官網】

    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網站地圖

    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果實籽仁類中藥

    白果

    • 中醫中藥百科網 www.iraqmoratorium.com
    • 發布時間:2021-05-21 14:15:50
    • 來源:中醫中藥百科網

    白果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白果

    白果為較常用中藥,始載《日華本草》,原名銀杏。

    別名:銀杏。

    來源:為銀杏科植物落葉喬木銀杏的帶內種皮干燥成熟種子。多為栽培。

    產地:主產于廣西、四川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遼寧等地。

    性狀鑒別:種子呈橢圓形或倒卵圓形,兩端稍尖。長約1.5~2.5厘米,中部直徑1~1.5厘米。外殼乳白色或污黃色,木質,堅硬平滑,邊緣有隆起的棱脊。內含種仁一枚,種仁扁橢圓形,淡黃色,一端包有棕色膜衣,另一端包有銀灰色和深棕色交錯的膜衣,干燥后往往脫落。質堅硬。斷面粉質。氣微,味淡微苦。

    以顆粒大而均勻,乳白色,內種仁淡黃色,不霉者壞者為佳。

    主要成分:白果肉含銀杏醇、銀杏酸、氫化白果亞酸、鉀鹽和糖,灰分含鈣、磷、錳、鐵。

    功效與作用:溫肺益氣、鎮咳止喘、抗利尿。又體外試驗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。動物試驗能抑制豚鼠結核病,有效成分為氫化白果酸。

    炮制:生用搗碎。

    性味:甘、苦、澀、平。

    歸經:入肺經。

    功能:斂肺氣,定咳喘,澀精止帶。

    主治:久咳氣喘,遺精帶濁,小便頻數等癥。

    臨床應用:主要用于肺虛咳喘,治慢性喘息性氣管炎尤為適用,常配麻黃、杏仁、桑白皮、紫菀等,方如定喘湯。又治濕熱帶下,配蓮子肉、烏賊骨,或配芡實等,方如易黃湯。

    使用注意:1、白果有小毒,不可過服,也不可長服,尤其小兒,多服易致中毒,如出現驚厥、發熱、不安、嘔吐等癥狀時,宜洗胃,給予鎮靜劑。

    2、生白果降痰消毒較好,熟白果定喘和斂小便較好。

    用量:6~15g,生白果用量宜少些(因易致腹脹氣悶),熟白果用量可稍大些。

    處方舉例:1、定喘湯(《攝生眾妙方》):白果肉12g(去殼打碎炒黃),麻黃3g,款冬花9g,姜半夏3g,桑白皮9g,蘇子9g,黃芩6g,杏仁6g,甘草4.5g,水煎,分二次服用。

    附:銀杏葉,為銀杏樹的干燥葉,有效成分為屬于黃酮甙元的銀杏亭、槲皮素、茨菲醇、異鼠李亭。藥理作用為:1、降低血清膽固醇,有一定作用,有效成分為銀杏亭。2、擴張冠狀動脈。

    近年來,銀杏葉用于治療冠心病,對緩解心絞痛和改善心電圖有一定效果。其所含的槲皮素、茨菲醇、異鼠李亭等三種黃酮甙元(稱銀杏甙元),對改善心絞痛也有一定的作用。用量:銀杏葉每日4.5~9g,單用或配川芎、紅花,方如銀川紅片(銀杏葉9g、川芎、紅花各15,為一日量,制成糖衣片,分三次口服)。


    更多古今名醫

    隋唐名醫--王燾

    王燾,約生于唐總章三年(670),卒于天寶十四年(755),(今陜西..[詳細]

    更多古今名醫

    隋唐名醫--王燾

    王燾,約生于唐總章三年(670),卒于天寶十四年(755),(今陜西..[詳細]

    更多焦點熱文

    蓽茇

    蓽茇 (《開寶本草》)【異名】蓽撥(《唐本草》),蓽撥梨..[詳細]

    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