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wbr id="cue0a"><sup id="cue0a"></sup></wbr>
<menu id="cue0a"></menu>
<nav id="cue0a"><strong id="cue0a"></strong></nav> <xmp id="cue0a"><menu id="cue0a"></menu>
  • <menu id="cue0a"></menu>
  • <nav id="cue0a"><strong id="cue0a"></strong></nav>
  • <dd id="cue0a"><nav id="cue0a"></nav></dd>

    中醫中藥百科網【官網】

    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網站地圖

    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百病拔罐

    中風拔罐療法

    • 中醫中藥百科網 www.iraqmoratorium.com
    • 發布時間:2021-11-11 10:48:04
    • 來源:中醫中藥百科網

    技術一

    拔罐部位:上肢癱瘓取大杼、肩髎、曲池、手三里、外關、合谷、肩貞、臂中;下肢癱瘓取環跳、風市、飛揚、伏兔、陽陵泉、足三里、懸鐘、昆倉、委中、豐隆、三陵泉。

    操作規程:采用單純罐法,或留針拔罐法、罐后加灸法,均留罐10~15分鐘,隔日1次。

    技術二

    拔罐部位:華佗夾脊穴、風門、曲池、外關、合谷、環跳、足三甲、下關、顴髎、大椎。

    操作規程:采用梅花針叩刺華佗夾脊穴,及風門,余穴施以毫針刺,均留罐10~15分鐘,每日或隔日1次,10次為1個療程。

    技術三

    拔罐部位:①大椎、心俞、肝俞;②神道、脾俞、腎俞:③身柱、靈臺、膈俞;④中脘、關元、氣海。

    操作規程:每天選一組,配合癱瘓局部穴位,采用三棱針點刺后拔罐10~15分鐘,每口或隔日1次,12次為1個療程。

    技術四

    拔罐部位:督脈大椎至尾骨部、背部膀胱經內側循行線。

    操作規程:拔罐至皮膚紫紅為度,然后用三棱針點刺十宣、太沖。每天選一組,配合癱瘓局部穴位,采用三棱針點刺后拔10~15分鐘,隔日1次,10次為1個療程。

    更多古今名醫

    隋唐名醫--王燾

    王燾,約生于唐總章三年(670),卒于天寶十四年(755),(今陜西..[詳細]

    更多古今名醫

    隋唐名醫--王燾

    王燾,約生于唐總章三年(670),卒于天寶十四年(755),(今陜西..[詳細]

    健康養生